当前位置:中华快讯网 >> 科技 >> 文章正文

农民工反击:富士康女工赚580亿

发布于:2020-12-27 内容来源:热心编辑投稿

新的基础设施5G跳出了铸造阵地,突破了消费电子领域,给了李勋精密新的增长空间。一些经纪商预测,到2020年,李勋与5G相关的收入预计将达到20%以上。目前,汽车和通信业务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李勋精密仍需要发展自己的业务,以承接更多的下游业务。

仅销售2周,2020年10月将成为全球最畅销的5G机。这是iPhone12,销售神话的背后隐藏着股市的一匹白马。

今年10月13日,李勋精密的股价被养肥至上市10年来的最高点63.88元,市值接近4300亿元,比上市之初高出60多倍,把富士康a股上市公司工业复联远远甩在后面,甚至高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同期的市值(470亿美元,约3300亿人)。

李勋精密可以说是富士康和苹果的宠儿,三者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苹果从来就不想依赖供应商,尤其是iPhone 4成功之后。

" iPhone 5是富士康遇到过的最难的设备."一位匿名的富士康高管评论称,当时富士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严格的良品率要求导致次品堆积如山,经常导致富士康的出货部门和质检人员陷入无休止的争吵和僵局。

IPhone 5也是真正把富士康和苹果的矛盾带到表面的那一款。

铝合金边框和后盖的划痕和凹痕标准是0.02 mm,iPhone 5的外观问题磨砺了所有基层员工的意识。2012年国庆人山人海,不是苹果手机产量的增加,而是千人夜袭,全新的iPhone 5瘫痪在富士康郑州工厂的生产线上。

库克最着急,停工整顿显然不符合他的利益。谈判失败后,郭台铭被迫停产近两周。也许是帝国铸造厂的“掉链子”让库克意识到富士康的“权威”有些沉重。

此时,苹果需要的是富士康的翻版,这也给了郭台铭的“看门人”王来春一个机会,但这个机会从来都不是留给没有准备的人的。

暗处对手:郭氏门徒

时间回到32年前,当时还没有市值3959亿元的李勋精密(12月25日收盘数据),更没有最优秀的职场少女。

1988年,中国只有一个共识:要求发展,就要开放。今年,台湾电子巨头富士康来到大陆建立第一家工厂——深圳海洋电子插件厂。21岁的王来春不想当农民,于是和149名女工一起去海洋工厂当流水线工人。

没有人能真正坚持到最后。

富士康的高效率源于其军事化管理。挤大店,吃红米,断水断电,加班是常事。也许是郭台铭能够扳倒王来春。为了按时完成工作,郭台铭亲自上阵,连续三天没有睡觉。王来春被感动了,郭台铭从此成了她的模仿对象。

台商做事更喜欢“识人”,这一点郭台铭看在眼里,最终职场女生晋升为职场白领。在富士康工作的十年间,王春来连续晋升到第三级,管理着数千名员工,这是当时大陆员工能晋升到的最高级别。

显然,商业是王来春的目的地。

1999年,学校的校长王来春离开去创业。当时,作为一家黑白电视旋转按钮制造商成长起来的富士康,已经将业务扩展到电脑组装,向苹果提供电脑零部件是富士康与苹果关系的开端。富士康不会认为苹果最“圈外”的产品会在12年内来自自己的生产线,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对手在暗中成长。

离开富士康后,王来春和他的兄弟王来生决定破釜沉舟。他们用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下了香港李勋公司,模仿富士康,开始研发和倒卖电子连接线和连接器。王来春钦佩郭台铭,甚至把他的语录印成标语,挂在他的办公室和工厂里。

来自母亲子宫的人才自然应该接受他们的指挥,王来春的工厂已经成为富士康众多代工厂之一。2004年,当王来春回到深圳建立李勋精密时,富士康成为核心客户,占其收入的一半以上。从2007年到2009年,李勋精密分别获得其收入的47.73%,56.46%和45.38%。

富士康与李勋精密的关系并不仅限于此,还有传言称富士康曾无偿向李勋精密输送员工和设备。就连郭的家人也为精密做出了贡献。2009年,郭台铭的弟弟郭台强认购了李勋精密400万股。2010年,外包工厂李勋精密在深交所上市。郭台强是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8%。虽然他的弟弟挺身而出,但这是郭台铭的灵感来源。

在对富士康十多年的忠诚服务中,王来春一直一丝不苟,在江苏昆山和山东烟台设立工厂,与当地富士康工厂合作。

但是2010年一切都变了,李勋精密有了一个新欢,那就是苹果。

真正让富士康和李勋精密兴奋的是iPhone4的发布。代工富士康,最先吃到这个“苹果”。沉浸在喜悦中的郭台铭很兴奋,他是最早看到iPhone原型机的人之一,但李勋精密仍在3C零件的红海竞争中苦苦挣扎。

也许满足不了“喝汤”的小利润。2011年,李勋直接切入苹果供应链,王来春用上市筹集的资金收购昆山联涛电子60%的股份。同时,富士康作为大客户的地位也有所削弱。2010年至2012年,富士康分别占其收入的18.27%、24.40%和22.4%。2013年后,李勋精密将不再披露具体客户名单。

李勋精密越来越像富士康,但王来春愿意吗?

立讯不是富士康

除了富士康模式,王来春从郭台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商业思维就是并购。M&A并没有让资本主李勋产生太多的商誉,2019年商誉占总资产的比例仅为1.08%,这表明即使产业线频繁扩张,李勋卓越的整合能力也使其M&A成本保持在较低水平,这当然与消费电子领域估值相对较低有关。

图片来自万联证券

并购,为了抢占这个大客户苹果。李勋的精准体现在苹果手机、苹果平板电脑、苹果电脑和其他产品的连接线和连接器供应商上。2014年,李勋精密收购昆山联涛电子剩余40%股权,苹果正式取代富士康成为李勋精密最大客户。2017年,李勋挤掉富士康,从台湾公司英业达(Inventec)手中抢走了AirPods订单。

王来春一步一步深化,达到富士康和苹果的核心合作枢纽。今年7月,李勋精密将威斯顿昆山工厂纳入囊中,下一步就是承包整部iPhone。

但立讯精密不是富士康,或许不能成为富士康。

即使在收购了威斯顿昆山之后,李勋精密仍然不能说是苹果整机的主流供应商。

威斯顿的昆山工厂并不是最好最赚钱的供应商。威斯顿更倾向于生产低端或者便宜的iPhone,并没有过多切入高端领域。从以往的订单来看,威斯顿的接单能力远远不能平衡富士康的职能。富士康的iPhone代工订单在50%以上,和硕的在30%左右,威斯顿只在10%左右波动。

在过去的三年里,威斯顿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在用“非苹果指定”的材料激怒库克后,威斯顿进入整改期,大面积调整高层管理,极大地损害了公司的活力。即使加入iPhone流水线,也没有给公司带来增量发展。2019年,威斯顿昆山仅盈利约1444万元,同比减半。

富士康和李勋精密是有区别和差距的。通过截取这四年的财务数据,不难发现,工业复联和李勋精密一直是“一大一小”。

资产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李勋精密总资产536.81亿元,工业复联总资产2011.66亿元,是行业内沉淀时间的结果。在他们总资产逐年增加的趋势下,李勋精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这说明李勋精密要扩大规模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已经基本完成生产线布局的工业复联已经是轻资产模式。

36氪映射;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告

收入方面,差距还是很大的。2019年,李勋精密的营收为625.16亿元,不到工业复联的20%。但自紫丽春精密成为大金主后,其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增长区间,而工业复联在这方面显得陈旧,频频出现在负增长区间。

36氪映射;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告

与工业复联相比,李勋精密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偏科学生。

2015年之前,其所有收入都来自连接器业务。消费电子业务在苹果产业链站稳脚跟后,2015年实现突破,营收26.52亿元,占比36%。此后,这一收入的比重逐年扩大,今年上半年达到了85.27%的历史新高,AirPods和AppleWatch的订单也在其中。这也是李勋精准风险因素主要研究报告中经常提到的“大客户过于集中”的商业领域。

巨人虽然移动慢,但是收入来源更均衡。2019年,工业复联的云服务和通信网络收入将呈现四六年的态势。

36氪映射;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告

当然,在李勋精密备受追捧的背后,与工业复联相比有着33,354毛利率的绝佳优势。

四年半来,工业复联的毛利率一直在从10.65%恶化到3.47%。虽然业绩在增长,但盈利能力却在下降。在“代工”的标签下,工业复联已经失去了想象力。李勋精密一直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多年来为保持两位数的毛利率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随着李勋精密继续向苹果产业链渗透,“代工”这个标签会越来越靠谱,其毛利率是否会符合工业复联的低水平,可能是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毕竟,从数据来看,李勋精密的毛利率已经走下坡路了。与此同时,二级市场在狂喜之后也逐渐回归理性。截至目前,李勋精密股价较高位下跌11.5%,最新总市值3959亿元。

36氪映射;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告

苹果眼中的杀价工具?

苹果、富士康和李勋之间的三角恋爱变得越来越微妙。

如今,李勋精密高度依赖苹果,这不仅是富士康培育的,也是苹果造就的。

收购联涛是王来春“反水”老东家的开始,而收购威斯顿昆山让富士康感到了威胁,不仅因为老员工已经能够带头,还因为背后有苹果的意志,富士康和苹果不像当初那样“合作关系好”。

威斯顿是全球最大的ODM代工厂之一,即使份额低,也是苹果iPhone组装的三大代工厂之一。从2017年开始,作为制衡富士康的“议价工具”之一,威斯顿开始接受iPhone的订单。为此,威斯顿斥资2亿元在昆山扩建工厂,这是迄今为止mainland China唯一一家iPhone代工厂。正是在这一年,库克出现在李勋精密的昆山工厂,而李勋精密获得了订单。

许多媒体报道称,李勋精密收购威斯顿昆山是因为苹果的推广。早在半年前,就有报道称,苹果推荐李勋精密对iPhone和MacBook的金属外壳供应商柯城科技进行重大投资。

李勋精密吞并了威斯顿昆山,苹果成为李勋精密最大的客户,占李勋精密销售额的55%。你的蜂蜜,他的砒霜,和李勋精密遭受“苹果依赖”不一定是一个持久的优势。虽然是库克和王来春目前的喜悦,但却是长久以来的一个隐雷。

“一心一意”这个词在苹果的战略中从来不存在。苹果不想被一个供应商钳制,甚至亲自帮助供应商的潜在竞争对手稳定供应链成本。李勋和富士康似乎复制了TSMC和三星的过去,只是公式相同,联系不同。

不专一的苹果还是很霸道的,首先要对自己的成本和盈利负责。虽然李勋精密的毛利率高于富士康,但自2017年苹果深度捆绑以来,李勋精密的毛利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苹果为了维持自己的毛利率,当然不会允许产业链中的供应商毛利率过高。

也许李勋精密在快速起飞的同时,将面临未来盈利能力的巅峰,除非它能开辟一条新的增长道路。富士康不会失去在苹果供应链中的主流地位。“苹果给李勋的肯定不会比给富士康多,也不太可能完全超过富士康。我不能为李勋这么做。李勋从低端开始,富士康的货源肯定在那里。”一位分析师坦言告诉36氪。

立讯精密要成为谁?

在库克看来,李勋精密可能是一个讨价还价的工具,但李勋确实有苹果感兴趣、富士康稀缺的优势。

2019年,苹果高管访问富士康,王春来展示了他的自动化R&D团队和自动化成品生产线,并承诺“如果订单移交给李勋,自动化团队将保证质量,成本将降低30%”。这样的条件是任何客户都不能拒绝的。

库克最初着眼于自动化。苹果试图投资自动化机器人进行布局,但结果很差。郭台铭非常愤怒,因为生产线太依赖劳动力,并对自动化部门的负责人罚款五个小时。这是王来春看到的机会。

长期以来,李勋精密在智能设备的采购和R&D投资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其R&D费用率连续三年保持在7%以上。同期,工业复联仅略高于2%。根据李勋精密2020年半年度报告,公司未来对新产品和领域的投资以及对基础技术研究的相关投资约占整体研发费用的30%。

根据李勋精密的声明,该公司的精密制造能力已经从“被动定位自动化”发展到“主动定位自动化”,再到今天的“全自动智能”超精密模块化制造。

36氪映射;数据来源:公司财务报告

库克知道真相,王来春知道——。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而,李勋没有苹果的一体机地位。无论是过度依赖还是降低毛利率,王来春都必须坚持苹果的立场,但李勋从来不想成为富士康那样的代工企业。

手机代工是其快速成长的生命线,但李勋精密的原产地不是代工而是连接线,应该是全球连接线巨头厂商费诺最近向李勋提出337调查。

安费诺作为连接线路的巨人,下游触角比李勋更丰富,壁垒更高。

目前,李勋精密下游应用的最高比例接近消费电子的83%,计算机、汽车和通信分别约为6%、4%和3.5%;安费诺的触角覆盖了工业、通信、汽车、移动设备与网络、宽带、商业航空等广泛领域,其中工业、通信、汽车占主导地位,分别占近20%。

现在,李勋的成长之路非常清晰,可以走安费诺的路,平衡老业务,在消费电子、汽车、通信等下游应用上多方位努力。目前,李勋成熟的产品线已经渗透到日产、长城、宝马等汽车公司,也为诺基亚、华为、思科等科技公司提供服务。

新的基础设施5G跳出了铸造阵地,突破了消费电子领域,给了李勋精密新的增长空间。一些经纪商预测,到2020年,李勋与5G相关的收入预计将达到20%以上。目前,汽车和通信业务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李勋精密仍需要发展自己的业务,以承接更多的下游业务。

未来,李勋精密也将踏上追赶鸿海集团的征程。

标签: 精密 富士康 苹果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
本类推荐
TOP 10